安博体育能玩吗
安博体育能玩吗
安博体育能玩吗
bob综合体育平台下载app
中华书局九月新书单

时间: 2024-10-13 22:11:32 |   作者: bob综合体育平台下载app

  金元易代之际,华北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真空”和“失序”,以元好问为代表的中原士人阶层也面临着空前的精神危机。如何在新朝体面生存?如何叙写亡国的正统论?如何安放乱世理想?如何背负易代责任?这本书的作者以近四十年之力,逡巡在元好问与他的时代周围,以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方式,以强烈的好奇心与同理心,聚焦元好问刻意未载的历史片段,追寻失落的时代真相,还原易代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

  本书利用“一点两翼”的研究思路——以唐诗自注为研究立足的“一点”,以自注本体探究为“一翼”,以发掘诗歌自注与史书自注、诗歌文本、诗人三者关系的拓展研究为另“一翼”,将唐诗自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力求解析史书自注对唐诗自注生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唐诗自注与诗歌情旨内涵亲疏关系变化的轨迹,以及以注入诗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诗人的作品传播意识,从而将对唐诗自注的认知与研究推进到更加深入的学理化层面,拓展唐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书将辞赋史与学术史融会贯通,深入勾画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向内在的演进历程,对揭示“近世”传统中国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对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对“盛世”的理解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探讨北宋中期以来宋人在构建宇宙秩序与心灵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寻耕读传家观念和乡土中国的生活范式,发掘华夷之辨观念的发展与民族精神、华夏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塑造等,这些研究在“预流”当下学术、弥补学界研究之不足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从制度层面讨论了南宋馆阁的历史沿革及馆职设置、馆职选任和召试除职状况,呈现了南宋馆阁图书之府的重建过程与策略功效。以详实的数据论证了南宋馆阁的育才功能,揭示了馆阁文人与国家科举之诸种关系。比较分析了两宋馆阁制度的继承因革,并揭示赓续变化的因缘契机。文学层面,重点考察了南宋馆阁策论的考试要求和对策实状,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多元触动。论述了馆阁文人个体和集体的文学活动、文化行为与南宋整个文学生态、政治生态的密切关涉。本书的研究,旨在揭示南宋馆阁的建立与发展相较北宋虽缺乏从容优越的生态,但依然选拔任用了大批优秀人才,馆阁的运作与发展还是可圈可点的;南宋历史地位的奠定,一定是无法忽视馆阁在内的文化政治等合力作用的结果。

  《琵琶记》是中国古典戏曲史上,少数同时以“译”“演”“研”三种传播形态进入英语世界的经典剧目。百年来,《琵琶记》不仅在美国百老汇、美国大中院校及社区舞台登台献演半个世纪之久,还作为中国戏剧的唯一代表载入《世界戏剧评论》史册。系统梳理《琵琶记》在英语世界的多维度传播研究史,具备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基于丰富多样的一手文献, 综合运用戏剧学、翻译学、比较文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从中西戏剧比对的跨文化视野,以共时与历时的双向维度, 从译介、演出和研究三个不同维度, 全面考察南戏《琵琶记》自19世纪中叶至今在英语世界的百年传播研究史和动态接受史,凸显作品海外传播过程中的文学性、剧场性和学术性的综合特征,理析其“去经典化”趋势之深层原因,并总结其个案传播经验对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并“走进去”的启示。全书除文字部分外,另附各种渠道收集的《琵琶记》海外演出图片近百幅。

  本书利用原始文献资料,考察了元代同题集咏在多族群诗人之间精神建构的过程,深入分析了多元文化下同题集咏发生的原因、类型和对元诗风貌的影响,全面论述了同题集咏在元代诗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中“四先生”指三原马理、高陵吕柟、朝邑韩邦奇和富平杨爵。他们是明代弘正嘉时期的关中代表人物。本书侧重于两方面内容:其一,梳理四先生的文学观念及创作实践;其二,探求学术与文学的交互影响,并试图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书稿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关学主张及流脉;提炼出“大文学观”概念,以说明学者反对汩于词章,提倡德行践履为言文之根的主张。之后则对每位先生分别进行专门研究,最重要的包含四个方面:知人论世,以典型事件介绍先生其人其书;为政为学、讲学育人,介绍其学术观念指导下的具体思想和行为;文章观点及创作情况;诗学观及创作情况。

  所谓“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中许多“味”都从小物中来。著名红学家邓云乡从书中的小物说起,以小识大,汇释难懂之物、费解之事,涵盖经济、交通、民俗、物产等各方面,构筑起一座别致的博物馆,将《红楼梦》的物质世界细展于我们面前。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唯一民俗指导邓云乡从《红楼梦》涉及的风俗谈起,叙岁时,记年事,说礼仪,谈服饰,讲古董,论工艺……举凡民风民俗,无不包藏。作者长于老北京,一生留意京华故事、风俗旧闻,详征博引,溯本求源,洋洋大观,读之忘倦。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是公认剧史经典,作为该剧唯一民俗指导,邓云乡把台前幕后的种种酸甜苦辣、逸闻趣事呈现给了我们。《红楼》剧组为选景颇费心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邓云乡也跟着剧组到处勘景,相关文字不仅涉及剧组中的人和事,更是一篇篇精彩的游记。

  著名红学家邓云乡以深厚的红学功底,一方面从宏观上介绍《红楼梦》的历史演变、版本流传、文学手法、诗词等内容,消除因时代不同而产生的隔膜,增加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回目,进行深入浅出的赏析,引导读者如何阅读。

  邓云乡少年时在北京成长生活,他与我们秉烛夜谈,细数北京宣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掌故,从慈禧、光绪、袁世凯等风云人物到龚自珍、章太炎、梅兰芳等文化大家,从发生在学术殿堂的名人轶事到饮食起居的街巷生活,一路娓娓道来,往事如在目前,弥漫着浓郁的史诗气息。

  邓云乡说,四合院足以代表北京风情,“与北京融为一体,与历史融为一体。没有它,又如何显示北京的生活呢?”邓云乡以深情思旧的笔触,既介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也讲述四合院里的人事、生活。在这里,四合院慢慢的变成了浸染北京气息的独特符号。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一段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

  民俗学家邓云乡以他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的角度,生动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风土民俗画卷。书中内容丰富,文笔富有情致,寄托了老一代学人浓浓的乡愁。

  邓云乡出身文化世家,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久居京沪,细察南北市井民风、饮食上的习惯,又博征史料,娓娓诉说南北美食的渊源、特色、做法及背后的逸闻趣事,尤其浓墨重彩描绘了燕京常见的水果菜蔬、鱼虾蟹等传统食物,用大众化的美味记忆寄托对美好传统的热爱之情。

  邓云乡被誉为继周作人之后中国传统博物学第一人。本书收录他畅谈草木虫鱼的文章40余篇,一方面上承中国博物学传统而为草木虫鱼立传,另一方面重点揭示草木虫鱼所蕴含的精神与情趣。尤其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赋予笔下的草木虫鱼独特的生命气质,引领读者进入人性人情的世界。

  邓云乡博晓古今,杂学旁收,主张多“读书”,更强调“读闲书”。书中精选其读书心得近20篇,既谈及正史、科举文化,又畅谈王文韶、李慈铭、王国维、胡适、顾颉刚、张伯驹、俞平伯、谢国桢、沈从文等官绅学人,善于以小见大,加之行文隽雅、图片丰富,读之令人不忍释卷。

  《通鉴地理通释》共14卷,该书记述了《资治通鉴》所载地名的沿革异同、险要扼塞所在。首列历代州域,次列历代都邑,再次为十道山川考历代形势,参以历代名臣奏议。《通鉴地理通释》虽名与《资治通鉴》相关,但无论时间跨度还是内容,均超出《通鉴》范围,实借《通鉴》表达贯通古今之意。全书征引博洽、考订详明,为研读《通鉴》和研究历史军事地理的重要参考著作。

  《通鉴地理通释》部头虽小,却是在中国古代沿革地理、军事地理学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贡献的著作,其史料、学术价值,历代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

  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本集开篇,是版本目录学家沈津先生的长文《关于参加编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回忆》,以亲历者视角追述这段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末至九十年代初的往事,备见一事之成的不易。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丁教授的《康有为欧游纪行里的两个疑案》,留意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欧洲的海外书写,勾联鳞爪线索,考订、复原其记录中的不确或待考。蒋力先生多年致力于其外公杨联陞著述的整理和研究,特为本集撰写《杨联陞绘事略记》,呼应第十集荣鸿曾先生撰《杨联陞·赵如兰·“亲人图”》一文,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位大师级学者“游于艺”的一面,也借以窥见前辈学人之间的情谊。德裔学者马仪思(1914-2008)的遗作《管平湖》,则译自杨联陞友人赵如兰教授多年前捐赠给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一份手稿,是《掌故》创办以来所刊第一篇关于古琴和琴人的文章。洪再新先生所撰《荷花池头观学海——从朱季海先生一份购书单谈起》,是一篇充满敬意与哲思的问学记,弥足珍贵。张治教授是第一集的作者,多年暌违之后,再次贡献了一篇《钱锺书的美女观》,从钱先生的名著《管锥编》切入,旁征博引,且以《围城》中的相关描写作为对照,写得有趣而又切实,非常精彩。其他诸篇,新老作者交相辉映,也是各擅胜场。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备极其重大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顾廷龙(1904—1998),字起潜,江苏苏州人。先后任职于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建国后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古籍版本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曾主持编纂《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等,撰著有《吴愙斋先生年谱》《古匋文孴录》《尚书文字合编》(与顾颉刚合作)等。

  顾廷龙先生一生“专为前贤行役,不为个人张本”,在上海图书馆界默默耕耘六十载,长期专注于校勘、版本、目录、古文字、历史、文献、书法等领域,与胡适、顾颉刚、叶景葵、刘承幹、张元济、吕思勉、柳诒徵、钱锺书、袁同礼、王重民、钱存训、吉川幸次郎、桥川时雄等中外学者往来密切。年谱借助大量日记、信札、报刊、题跋等史料,并结合顾先生亲友、门生的回忆,详细纪录了顾廷龙先生的治学读书、友朋交往、书法创作、版本鉴赏等生活内容,不仅使顾廷龙先生一生的行述更丰富完整,也清晰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沈津先生是中外著名的版本学家,曾长期追随顾廷龙先生研究版本目录之学,熟习顾先生为学为人,前后搜集整理、撰写、增补历经二十多年,成此《长编》。年谱编撰对进一步探索顾廷龙先生一生学行和贡献,颇有助益。本书并编有人名索引,以利查检。

  宋祁(998—1061),字子京,小字选郎 。北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官至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有《书》列传、《景文集》等著作存世。《宋祁年谱长编》采用编年的方式以理清宋祁生平事迹为目标,展现其读书、从政、交游、文学创作等活动。本书按年编撰,列出宋祁一生事迹,并略作考证,其相关材料附后,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正文、附录。(一)前言部概述宋祁的生平、交游,评议宋祁其人、其诗、其文及文学思想。(二)正文“谱前”部分考察宋祁的字号、谥、籍贯及世系。“谱文”部分设时事、事迹二栏,全面细致地考订宋祁行实、交游、文学创作等活动并最大限度地汇集资料。“时事”栏,记当年政局变化及国内外大事。“事迹”栏考证宋祁生平、仕宦、著述及交游等,诗文、史料依据附后。(三)附录选录宋祁传记相关资料。

  天学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至为神秘且神圣的内容,对世俗权力转移与社会生活影响极深。著名学者江晓原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创建人,更是当今国际学界中国天学研究的领军者。

  本书集作者40余年研究之功,从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方向,全方位展示传统天学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天学史的学术大众化之作。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其制度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特征。蒙古草原礼俗与传承千年的中原礼制剧烈碰撞,在元代国家祭祀中得以呈现。本书以蒙汉二元文化互动为主线,兼顾多元文化,注重多语言文献的发掘利用和文本批判,重建元朝祭祀礼制体系,全书十九章,厘为祭天、祭祖、国俗旧礼、岳镇海渎、天下通祀五篇,立体展现元代国家祭祀的形成与发展,重估元朝的礼制史地位,探索大一统背景下元代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变通。

  沈括在科技史领域享有民族英雄般的崇高地位,然而一旦将其还原到历史语境,便会发现,作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他其实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仕宦生涯——从“王安石新政”的参与者,到沦为“新法叛徒”惨遭流放。本书采取了独特的“对照式”结构,揭示了沈括的仕途经历与贯穿其一生研究的“闻见主义”立场之间的联系,既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场对哲学观念的探索。

  作者以“闻见主义”为核心,建立起一套挖掘北宋知识世界的概念,将其带入对沈括的生命历程和历史语境的理解中去,深入考察了沈括与同时代人迥然有别的认知模式——基于闻见之知的认识论哲学,进而发掘出北宋时代思想史隐藏的面向,重构了我们对北宋知识世界历史图景的认识。

  名物学是涉及社会生活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二十多年来,扬之水通过其扎实严谨的研究和勤奋著述,将名物学发扬光大,给这门古老的学问注入了新的内涵,正如作者所说:“在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今天完全有条件使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本书涉及古代家具、宋代花瓶、香事、茶事、酒器、节令风物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和揭示名物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功用,考据精审,文图并茂,一卷在手,既可以领略和体会名物研究的魅力,也可对作者治学的特点以及学问的怎么才能养成等多所领悟。

  《永嘉路》为《海上遗珍》系列第四辑(第一辑《武康路》、第二辑《衡山路》、第三辑《复兴路》),延续丛书的一贯风格,本辑收录了著名学者、作家等所撰写的关于永嘉路(辟筑于1920年,旧称西爱咸斯路,1943年改今名)上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文章,既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精确考证、对建筑风格的专业分析,也有对曾经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政治家、建筑师、科学家、法学家、文化名人等历史人物的生动记述和深情追忆,还有对当下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如实记录。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透过书中所记述的这些细枝末节,我们大家可以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温度。

  位于嘉兴南缘的城南地区,从早期的江南乡村原野,蜕变为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嘉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从形态到格局,从功能到结构,城南的演进脉络清晰,呈现出多样性、完整性的特点。

  本书是由马学强教授领衔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所编写,以“嘉兴城南”为主题,通过对城南区域的长时段、多视角考察,丰富且拓展了嘉兴城市史研究的内容。从整个长三角区域审视,可以为江南“城南现象”“城南发展类型”提供样本。就更深层的意义而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的研究,在中国诞生地之一的南湖之畔,无论是集体经济时代的南湖人民公社,还是融合现代化城区的城南街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探讨,从发展农业到追寻工业化、城市化,其中的一些做法、经验值得总结,可以为一些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由此也凸显了本书稿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本书所选档案均选自新疆尔自治区档案馆馆国时期档案,最重要的包含反映东北抗日义勇军及眷属来新后新疆各地政府妥为招待安置、东北抗日义勇军由苏返新情形、协助新疆平定匪乱、充实新疆警备力量等相关联的内容的档案。这些档案材料为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义勇军来新疆的历程以及留新后为新疆作出的重要贡献提供了重要依据。本书选稿起自1933年,迄至1945年。为了真实地反映东北抗日义勇军来新疆的历史过程,本书不分部分,直接按时间顺序排列。选用档案均为本馆馆藏原件全文影印,未做删节,如有缺页,为档案自身残缺。

  《邻水县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3》以邻水县优待出征抗日军人及军人家属档案类别为主,系统展示涉及优待的机构、政策和案例等内容,也力图在有限的档案中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邻水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全貌。邻水县档案馆现有馆国档案二十个全宗,一点二万余卷,共整理出涉及抗日战争内容的档案十一类、九千二百二十九件、两万五千余页(未折分筒子页),并进行了全文数字化扫描。《邻水县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3》共涉及其中九个全宗,三十四卷。本书选稿起自一九三八年八月,迄至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四川邻水县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解放),全书内容全部为优待抗日军人及军人家属为主,按时间排序。

  “宋初三先生”,特指北宋真宗、仁宗年间的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孙复、徂徕先生石介。因三人同为宋初儒学复兴运动中的关键人物,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学界常将三人并列。现将三人传世著作加以整理,整体推出。具体来说,胡瑗的著作主要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皇祐新乐图记》及散见于他书征引的《中庸义》、春秋学等,孙复的著作主要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先生小集》及散见于他书征引的易学、诗文等,石介的著作主要有《徂徕石先生文集》及散见于他书征引的易学、春秋学、诗文等。

  所用版本,《周易口义》以康熙二十六年李振裕白石山房刻本为底本,以《四库》本为校本;《洪范口义》以嘉庆十三年张海鹏《墨海金壶》本为底本,以《四库》本为校本;《皇祐新乐图记》以《丛书集成初编》所收录张海鹏《学津讨原》本为底本,以《四库》本为校本;《春秋尊王发微》以康熙十九年《通德堂经解》本为底本,以《四库》本为校本;《孙明复先生小集》以乾隆四十年杏雨山堂刊本为底本,以徐坊校跋本和《四库》本为校本;《徂徕石先生文集》以光绪十年济南尚志书院刊刻潍县张次陶所藏明人影印宋钞新雕《徂来石先生全集》二十卷为底本,以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四月燕山石氏刻本等为校本。

  “全球老学”是近年来《老子》研究的新热点,聚焦于全世界内《老子》的注释和翻译研究,本辑所收录的论文即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多个学科、多种文化和多种语言,充分反映了以《老子》为代表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学思想形成的全过程都借鉴与吸收了禅宗思想。本书在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的基础上,梳理了阳明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思想,着重审美过程中的体验性与主体性;从心学与禅宗的关系、美学思想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历史归宿等方面,尝试厘清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探寻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在审美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本书共收录古文字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122篇,涉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等多方面内容的研究。既有关于文字考释的文章,也有关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校读、专题研究等的文章,披露了新材料,涉及古代的文字、思想、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可反映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氾胜之书》是汉代氾胜之所撰的一部农书。书中记载了当时劳动人民种植稻、黍、麦、大豆、麻、瓜等的种植方法,还记载了区田、溲种两种极其重要的耕作方法。该书久佚,后人从《齐民要术》等书的引文中重辑该书。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农史学家万国鼎、石声汉等先后对《氾胜之书》进行了整理。万国鼎先生所整理的成果即为《氾胜之书辑释》一书。该书在校辑《氾胜之书》的基础上,对《氾胜之书》进行释证。由于校辑完善,释证清晰,《氾胜之书辑释》成为研究《氾胜之书》的必备之作。

  《陈旉农书》是宋代陈旉所编撰的一部农书。该书共三卷,上卷论述了农田整治、水稻栽培,中卷记载了牛的畜养,下卷则阐说桑的种植和蚕的养殖。该书是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事业的专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万国鼎先生首先对《陈旉农书》进行了校注整理工作,成为了之后使用和研究《陈旉农书》的基础。

  2012年,宋瑞作为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干部,代表单位驻弯柳树村扶贫。当时的弯柳树村打麻将成风,很多村民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打架斗殴更是时有发生。初来乍到的宋瑞先做了三件事,但不见成效。一是总队领导来村里慰问,突然被不是贫困户的群众围堵了,要求也领慰问品;二是40万科技扶贫款到了村里,贫困户因怕担责任,没有一户来领钱;三是修路惹来群众告状。

  宋瑞意识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的是心灵的贫瘠和麻木,于是决心探索出一条文化扶贫攻坚的新路子——在河南首创引入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扶贫从心开始。从此,宋瑞以弯柳树村为家,把百姓当亲人,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抱定一个员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坚定初心和铁一般的信念,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以一颗赤诚至爱之心,开展扶贫扶心扶志工程。12年间,和弯柳树村乡亲们成了亲如一家的亲人,乡亲们谁家有了大事小情,都会找她。她到乡亲们家里的次数已不计其数,乡亲们每家每户厨房里蔬菜、粮食放在哪里,宋瑞全都清清楚楚。乡亲们知道宋瑞爱吃青菜,常常会把刚采摘的青菜送到她住的小院里,挂在门把上。无意间,宋瑞已成为乡亲们心中最亲的人。

  这本日记详细记录了宋瑞10年驻村生活、工作故事和弯柳树村脱贫、发展全过程,有效化解农村治理结构中的困境,提升驻村治理效能,不单单是一个个体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乡村振兴的生动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乡村振兴之路上从不缺少动人动容的瞬间:基层干部带领老乡们摆脱贫困、致富增收,新媒体背景下新农人奋斗昂扬的精神面貌,有理想、有魄力的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并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等,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就蕴藏在这每一个“小故事”中,体现在每一位奋斗者的身上。

  书中选取30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多种角度,包括产业振兴、科技振兴、组织振兴、文旅振兴等,对近年来乡村振兴的成果做了精彩记录。本书不仅是对乡村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一次美好展望。

  用百姓话说家国事,本书在朗朗上口的百姓语言中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一座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关注乡村、热爱乡村,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唐城考古·丝路玻璃》,安家瑶著,收录了作者主要的学术论文21篇,分为“考古篇”和“古代玻璃篇”,末附作者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提案若干篇。“考古篇”收录论文凡6篇,多为作者参加唐长安城西明寺、圜丘、大明宫、太液池等考古发掘的研究心得,涉及了隋唐长安城研究中有关宗教寺庙、礼制建筑、宫殿建筑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古代玻璃篇”收录论文凡15篇,这是作者四十余年耕耘的研究领域,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结合中外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总结了我国古代玻璃的发展脉络和工艺特色,并提出“历史上的东西交通要道不仅是丝绸之路,而且也是玻璃之路”。

  本书精选360余幅摄于1949年的珍贵影像,分为中国光明行、中国民生、中国面孔三篇,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以专题的方式呈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巨大变革。其中既有记录历史变迁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也有描绘时代风貌的经典场景、精彩瞬间,还有反映民生变化的微观视角、寻常事件。这些影像,勾勒出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后,社会变革的恢弘画卷,全景式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中国人精神面貌和生活改变,传递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明代中后期,江南书画作品自由交易的市场进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书画消费出现了新的变化。作者以此为研究对象,从明代中后期江南书画消费对书画观、书画创作、书画家生活、书画市场等几方面产生的影响具体展开,从书画消费的角度管窥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