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6-20 23:59:28 | 作者: 资讯中心
按照贫困县退出相关程序规定和规定要求,我省36个国定贫困县、22个省定贫困县已于今年2月27日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放眼全国,党中央要求,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役。回看山西,我省成效明显,并蹚出了一条“山西路径”。
全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立足贫穷的地方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高度重合、互为因果的实际,提出“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联动实施“五大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在生态修复保护中脱贫致富。
于是,这“五大项目”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三晋大地、百姓心田。那么,何为“五大项目”?功效如此强大!
我省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组建扶贫造林合作社承揽贫困县的造林任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占社员的60%以上,劳务收入要占投资的45%以上是“硬杠杠”,目的要让贫困群众成为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
58个贫困县组建合作社3378个,吸纳贫困社员7万余人,累计完成造林820.8万亩,13.7万贫困社员获取造林劳务收入11.25亿元。
我省再次抓住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从2016年开始,省林草局向国家争取指标,并把退耕还林这项民生工程近80%的任务安排在吕梁山区。
贫困县累计退耕还林436.5万亩,涉及16.6万户46万贫困人口,兑现资金10.4亿元,户均增收6000多元。
省林草局把巩固生态成效与促进群众增收深层次地融合起来,在精准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的基础上,设立生态护林员岗位,引导贫困人口在参与管护中就业脱贫,在享受生态补偿中增收致富。
2018年以来,我省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补助达到1.28亿元。58个贫困县聘用3.08万名贫困护林员,人均管护收益达到7000元。
传统经济林效益较低,灌木经济资源利用不充分,这是我省经济林产业的弱项,省林草局围绕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大力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补齐经营管理方面的短板。
58个贫困县发展经济林251万亩,建设示范园150处,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150万亩,亩均增产达到30%,涉及贫困户14.1万户,惠及贫困人口35.3万人。
特色经济林产业在生态扶贫中的潜力和作用巨大,我省以“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为基本模式,启动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推行“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立体化种植,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目前,全省共培育林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股份合作社、林业企业5000多个,发展种苗100万亩,21.3万贫困人口受惠。建设林下经济基地533万亩,带动12.96万农户增收。78处城郊型森林公园提供公益性岗位4500多个,直接受惠人数2400万人。
2017年,习在山西视察期间,对我省“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三年来,我省更加紧密地把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不断拓宽生态扶贫之路,走出了“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增绿增收增效有机统一的新路子。
国家气象局《2017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00年—2017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其中山西改善最快。201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22.79%。生态扶贫连续三年每年惠及52万贫困人口增收10亿多元。
国家林草局、国务院扶贫办在我省召开了全国林业扶贫现场观摩会,中办、国办下发《关于支持深度贫穷的地方脱贫攻坚的实施建议》,将“建立扶贫造林合作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通知,推广了我省的做法。
纵跨太行、吕梁的一抹抹绿色,不仅让三晋大地增加了美丽“颜值”,也让贫困群众露出了增收“笑颜”,为全国生态扶贫提供了“山西方案”和“山西路径”。
今年以来,中条林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局党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林业生产”的决策部署,与疫情抗争、与时令赛跑,全面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打响春季育苗攻坚战。
工程建设期间,中条林局紧密结合造林投资管理模式、实施方式的调整变化,以及大规模实施局地合作造林的现实需求,周密部署、精准发力、四措齐施,对全局现有苗圃进行扩容增量、提质增效。
围绕需求补短板。全面落实“绿化彩化财化”“增绿增景增效”目标要求。截至目前,全局新下种育苗650余亩,新装钵育苗1240余万株,已供给造林用苗550余万株,其中阔叶树种占比53%。
提档升级建示范。通过优化布局、合理分区、精耕细作、文化进圃等举措,全力打造集“造林保障、良种繁育、科普宣教、技术探讨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花园式、精品化、示范性苗圃。
靶向施策育良种。巩固华山松国家级母树林基地建设,筹建栓皮栎国家级良种基地,加大对树乡土阔叶树种的良种扩繁力度。
多样性保护凸特色。布局建设优树古树大树良种繁育工程,对辖区内古树进行种子采集、扩繁培育,让古树焕发青春、让基因得到保存、让良种得到繁育、让“三化”彰显活力。
今年以来,中条林局将“三化”理念贯彻到生产实践中,让“三化”种苗发展思路在提升生态建设成效上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正如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龙要求的那样,要为推动实现“让表里山河绿起来,让城乡大地美起来,让人民群众富起来,让生态根基强起来,让林草事业活起来”的发展目标不懈奋斗。(任 岩)
6月18日上午,省林草局草原处组织并且开展了“6·18草原保护日”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散发传单、版面展示等形式向群众介绍草原的重要性,引导大家认识草原、保护草原。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龙在活动现场表示,草原是地球的皮肤,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第一个保护层。保护草原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建设我们幸福的家园,就是承载我们幸福的希望!(刘子英)
杨树林局,全称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成立于1980年,是全国林业单位中唯一一个以树种命名的国有林局,是省林草局直属的九大林局中唯一一个人工林局,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兼有科研示范性质的林局。
40年来,围绕雁北地区成林不成材的小叶杨“小老树”改造,经过三代务林人的技术探讨研究、实践示范,走出了一条生态脆弱区生态防护林建设的新路子。特别是近年来,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省委省政府“绿化彩化财化”的生态建设新思路,该局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15个县区,累计造林、修复退化林120万亩,辖区内157.7万亩林地资源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得上什么,雁北的大地上却留下了杨树林局务林人深深的足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杨树林局就开始对退化林分改造进行了科学探索和积极实践。
艰辛的过程,满满的收获。一路走来,杨树林局走出一条建立健康稳定高效优质沙区林草ECO的新路子;多树种育苗、多树种混交、多模式造林,形成“小老树”改造、灭荒造林“两条路径”;依托科学技术创新,开创了种质资源保存、良种选育、良种繁育“三项创新”,形成了以科技为主线的种苗生产链条;通过退化林改造工程、沙区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林草融合工程“四大工程”,显著改善了沙区林草生态;通过阔针混交、乔灌混交、林草融合、经济林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五大模式”,生产依靠科学技术、科技支撑生产,二者相得益彰。
多年来,杨树林局坚持“科技立局、科技兴局、科技强局”战略,围绕建立健康稳定的林草ECO,逐步形成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ECO相统一的生态防护系统。
近年来,杨树林局围绕“育种育林育草、绿化彩化财化”,开展林草科学技术创新攻关,为建设晋北地区健康稳定的沙区林草ECO提供科技支撑。
依托中德技术合作项目收集欧亚大陆杨树基因106个系号1000多个品种;依托杨树国家种质资源库项目,收集我国北方17个省60个县区杨树种质资源963份;依托省级和局级科研项目,建立沙棘、沙枣、杜梨、白榆种质资源保护库,收集资源1200份,构建形成五大阔叶林木资源库。
通过实施杨树派间、种间杂交育种,选育五大系列17个品种,通过引种驯化,选育30多个优良“三化”树种,通过区试测定,25个品种被山西省良种委员会审定为推广良种。同时,利用组培、扦插、嫁接三项技术,对名优特良种进行规模化扩繁。
多年来,他们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了便于防火、利于防虫、稳定健康的林草生态体系,改造退化林分100多万亩。累计完成科研课题300多项,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
通过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推广育苗、造林、抚育、防虫、产业、管护六大类12项科技成果,建立推广示范基地2万多亩,培育林农4000多人次,将科研攻关成效转化为增绿增收效能。
2018年以来,杨树林局将助推驻地生态建设纳入林局发展范畴,通过统筹增绿增收增效,以科学理念推进国土绿化、林分结构重构、功能提升、成效多赢。
杨树林局找准局县联合造林、联合育苗、联合攻关、联合管控、联合宣教、联合创新的着力点。
今年,在与大同市云州区、右玉县、应县三县合作造林基础上,进一步把造林合作县区扩大到大同、朔州两市9县(区),高质量完成合作造林4.6万亩。
局县联合开展宣传教育、资源保护、执法检查等,特别是面对今春护林防火严峻形势,落阵营中心林场、油坊中心林场、金沙滩林场与县(区)政府联合开展护林防火宣传,联合开展队伍演练,联合制作了局县联防布控图、责任分解表,全方面提升综合管控成效。还与当时林草部门开展技术合作,互通有无,成果共享,实现“连人连心连工作,树人树木树形象”的良好效果。
近日,省林草局组织省林科院经济林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平顺县连翘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咨询和指导。
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平顺实地察看连翘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天然林抚育等情况,并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对连翘资源和权属、管理技术、产品质量和产量、采收和加工方式、价格等进行了讨论。
专家认为,平顺县位居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东药材”的腹地,具有优越的连翘资源禀赋,是连翘适生栽培区,现有连翘25万亩,年产青翘1000吨,产值约1000万元,具备了将连翘“小灌木”打造成“大产业”的基础和潜力。专业的人建议,要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农民等多个主体连翘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结机制,在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下,要最大限度地考虑连翘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的结合、良种使用与良法管理的结合、多产品研制与多渠道营销的结合。在连翘资源高质量培育上下功夫,在延伸连翘产业链上求突破,壮大资源培育为后续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保障,延伸产业链条为前端资源培育做牵引。(杨 飞)
近日,山西省林科院申报的“山西泗交特色经济林良种选育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二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
泗交特色经济林长期科研基地是山西省林科院与太宽河自然保护区合作建设的科研基地,已连续多年开展了特色经济林树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建立了大果榛子示范园400亩,收集三叶木通、榛子、狗枣猕猴桃、连翘、五味子、黑椋子、栓皮栎、板栗等多个种质资源,开展了辽东栎的种源试验,三叶木通、狗枣猕猴桃、五味子、板栗等特色经济林品种繁育试验。
获批为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后,将进一步打造稳定而高效的科研基地,将围绕山西省特色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特色经济林良种选育为重点,建设特色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收集圃、繁育圃、采穗圃,并开展优树选择、无性繁殖、杂交育种、新品种创制、栽培技术等内容的研究。(杨 飞)
6月17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按照省林草局统一安排部署,管涔林局组织各单位开展了“6·17”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各单位围绕“携手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的主题,组织人员通过进农村、进社区、进街道、进场所、进单位、进校园的六进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并结合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传统形式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广大群众普及了防沙治沙的基本知识,深入宣传了防沙治沙重要意义。活动当天,共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
此次宣传活动,旨在带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提高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林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段新文)
今年,关帝林局以高水平发展为目标,全面启动标准化林场建设,推动林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一域一场的突飞猛进带动林区的全面升级。
坚定生态文明思想不动摇。关帝林局以推动林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按照省林草局提出的“十个一”标准贯通上下,合力推进,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将三道川中心林场建设为全省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林场。
围绕八场同创目标不松劲。推进标准化林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标准化林场建设为总目标,着力创建党建引领的示范场、资源保护的示范场、森林经营的示范场、保障性特色苗圃的示范场、国有林场管理的示范场、沙棘改良培育的示范场、森林康养试点的示范场及场史文化建设的示范场。
落实各项规划举措不迟缓。5月初召开了标准化林场建设现场推进会,助推林场标准化建设扬帆起航。目前,正积极开展各项标准化建设工作,正以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信念,奋力而为,在标准化林场建设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张 昊)
今年六月是第19个安全生产月,按照“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安全生产月”主题,太岳林局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安全生产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开设安全生产大课堂等系列活动。
太岳林局局场两级将“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全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第一时间进行部署。各单位通过布设展板、发放资料、设置咨询台、悬挂横幅等形式,引导工地工人、驻地群众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同时,邀请晋中市新政安防火中心赵军亮教官开展“消除火灾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消防安全讲座。通过新闻报道、事故分析等多种形式,再一次加深参训人员对火灾安全的认识。
局属各单位依托“安全生产大讲堂”平台,系统学习消防、安全防护、紧急救护等相关常识。坚持线下学习与线上竞赛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坚持“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段控制、前期处置”的原则,从生产安全、森林火灾、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着手,全面检查机关驻地、管护站、造林地、苗圃等场所。在危旧房周围设置警示牌、拉上警戒线,消除场里安全风险隐患,让安全渗透林场每一个角落、每一名职工。(苗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