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2-12 15:56:23 | 作者: 资讯中心
近来,不少杭州本地居民和媒体发现,在杭州西湖景象改造过程中,接近少年宫邻近的7棵杨柳不见了。本来的杨柳被换成了月季后,不少当地居民经过线上线下多种方法呼吁有关部门保存这7棵杨柳。5月12日晚,有关部门连夜补种了7棵新杨柳,并作出回应:“本来的杨柳遭到上方悬铃木限制而歪斜现象严峻,存在安全危险危险。期望群众给新栽培的杨柳成长给予等待时间。”(5月12日央广网)
杨柳在中华民间传统文明中具有特别意义,许多文学作品建构了其一起的美学意涵。“柳”谐音“留”,中国古代也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本年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送行”节目更是让国际感遭到了中华民间传统文明的深沉见识,让不少人热泪盈眶。可是,假如实际中杨柳都无法“留”下来,那其“留”的美学意涵和标志意义将何处可依、何处可寄呢?
本是平平无奇的7棵杨柳,为何触动当地甚至全国这么多人的重视,让“西湖杨柳被换成月季”“西湖连夜栽回7棵杨柳”成为继续在榜的热搜?杨柳尽管不是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但其和西湖相伴相随,渐渐的变成了千百年来俊美西湖不可分割的文明符号。亿万网民心系杨柳的命运,背面显示的是对西湖垂柳所代表的文明符号尊重、认同和传承的一致。
“钱塘风月西湖柳”,西湖垂柳是多少文人骚客笔下描画的目标。钱塘江岸、西湖堤边,又留下过多少吟咏杨柳的佳句名篇。“西湖景色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烟雨江南、断桥残雪、桃红柳绿……这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江南胜景。“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一代代杭州人的日子现已和西湖血脉相连,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西湖的一草一木有着特别的爱情。杭州《都市快报》前拍照部主任傅拥军接连三年在西湖的同一个地址,用同一视点拍照同一棵杨柳,其展现的人与自然调和一致的日子旨趣获得了荷赛(国际新闻拍照竞赛)二等奖,向国际传递了西湖垂柳灵秀之美。
不管事情中有哪些弯曲,从头栽回这7棵杨柳都是深得人心。正如西湖管委会发布的公告所说:”西湖的杨柳对咱们景区而言,每一棵都是宝物,关于广阔市民游客而言也同样是心中的宝物,它标志着西湖的柔美与秀气。”
一个个文明符号是咱们一起的“宝物”,也是一幅幅代表团体审美取向的“文明图腾”。文明符号不仅是文明审美、文明理念、文明价值的多方位展现,也是文明领域自视与他视的辩证一致,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尊重一种共有的文明符号,便是尊重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明认同、审美一致。所以,让西湖垂柳能“长留”,也是传承文明符号、促进文明认同的一种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