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5-15 06:54:02 | 作者: 油松[30元/棵]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科教体制改革20周年,为凝聚师生团结奋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强大精神力量,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学校组织并且开展了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开展期间,各单位动员师生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学校科教体制改革20年发展历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撰写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反映学校改革发展成就的感受体会。
水保所飞机播种造林研究课题组于1975年成立,是为承担和主持国家下达的“延安地区飞播造林种草试验”研究任务(1975-1979)而组建的。课题组成立后即兵分两路,一部分同志由室主任陈访和我带队赴延安地区调查选择飞播试验基点,通过深入调查,最后确定在延安地区的宜川县和吴旗县设立飞播基点,另一部分同志在所里着手筹划种子实验室试验工作。
我当时作为飞播造林学术带头人及课题主要负责人,认为决定飞播造林成功的重点是:选择出适宜飞播地区优良的树草种,根据植被和气候类型原理,提出在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宜川县作为基点,选择以乔灌树种为主,在生态环境较差的吴旗县基点,选择以灌草树草种为主,开展试验。考虑到沙打旺系多年生草本植物,飞播后三年开始衰败,为了更好的提高飞播地区水土保持的长远生态效益,课题组提出:在飞播造林设计中采取“沙打旺,沙棘带状混交”飞播技术措施,因为沙棘灌木树种具有生长快、根蘖性强的特点。随着沙打旺衰败,它开始快速生长,地上部分灌木丛开始郁闭,地下部分也开始串根生长,从而可提高了飞播地区植被覆盖度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1975年课题组根据上述飞播造林选择树草种的原理,在宜川、吴旗基点开始人工地面播种模拟试验及树草种种子实验室试验。宜川基点主要由我负责候庆春等同志参加,吴旗基点由曹淑定同志负责从心海等同志参加。种子实验室试验由李立同志负责。种子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树草种子萌发的机理,提供种子快速发芽技术方法,以及防治种子鸟害(因为有些种子含油率高,鸟类喜食,如油松种子)等试验。李立同志根据国外资料对油松种子进行了染色试验,为提高飞播种子成苗效果进行种子大粒化试验。同时为提高油松种子快速发芽采用钴60处理试验,结果有提高快速发芽的效果。她撰写的《钴60处理油松种子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论文,在国内重要期刊杂志《种子》上发表刊登,并获得该刊论文优秀奖。该技术已在飞播造林工作中得以应用。
1977-1978年开展了飞播试验。1979年,根据飞播试验效果调查的最终结果证明:吴旗基点飞播沙打旺、沙棘获得飞播成功,宜川县基点飞播油松获得较好效果。
延安地区飞播沙打旺、沙棘成功,得到的关心和重视,1980年、、方毅等领导批示:“这确是治理黄土高原的大好事。建议由王任重同志主持,召集专门会议,定出规划和具体措施,在西北各省建立专门机构,组织实行。很有意义”。1980年,经陕西省对“延安地区飞播造林种草试验”项目的鉴定,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分别授予课题项目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1年,中国林学会邀请课题组和中国林科院共同筹备和主持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第一次飞播造林学术讨论会,大会收到了全国飞播造林省区和林业科研究院校的大量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这次大会是一次提高我国飞播造林技术水平的大会,也是一次对我国飞播造林工作经验总结的大会,对我国飞播造林事业的发展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983年,延安地区吴旗县飞播沙打旺成功,引起中国林业出版社的重视,为了很好的在国内推广这一优良草种,课题组受中国林业出版社的邀约,由我主笔撰写了《沙打旺栽培技术》(书中包括有沙打旺飞抪技术内容)交中国林业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发行。
1981年1985年,课题组第二次承担和主持了国家下达的“黄土高原飞播造林种草试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引起我所领导和科研处的重视,为了落实1980年对延安地区飞播沙打旺成功批示精神要求,我所原科研处处长曹振东同志亲自带领课题组同志赴宁夏广大地区调查研究、选择飞播试验基地,最后确定在宁夏地区黄土丘陵地区的固原县和干旱半荒漠地区的同心县作为飞播试验基点。1982-1983年正式开展飞播试验。1984年通过飞播试验效果调查的最终结果证明:沙打旺在宁夏干旱半荒漠地区的同心县试验基点和宁夏丘陵地区固原县飞播成功,从而将沙打旺由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飞播扩大到干旱半荒漠地区。试验结果说明,只要掌握当地气象规律,选好适宜播期,沙打旺飞播是可行的。1985年“黄土高原飞播造林种草试验”课题项目获得当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时宁夏自治区对固原、同心飞播沙打旺试验成功授予课题项目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6年,林业部中国民航局、空军司令部联合发文,关于评选全国飞播造林先进集体、先进性个人的通知中,课题组被评为“先进集体获奖单位”
在从事飞播造林研究十年工作中,课题组全体同志紧密团结,参与的陕西省、宁夏自治区所属的林业、科委、地方政府以及国内航空研究所、陕西省飞播造林设计大队等协作单位的全力支持,最终选出适宜我国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飞播的沙棘、沙打旺树草种,制定出“沙打旺、沙棘带状混交”飞播技术措施,并将沙打旺飞播地区范围扩展到宁夏干旱半荒漠地区。为我国飞播造林种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治理做出了贡献。
退休已经20多年了,追忆往昔,课题组的同志们克服野外工作种种困难,努力完成课题工作的许多往事还历历在目。记得1976年7月,延安地区飞播造林正式开展飞播试验的有关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飞机已由空军司令部提供,机场确定为延安飞机场。飞播试验所需树草种子由延安地区林业局提供,宜川县和吴旗县飞播基地的飞播设计书已由课题组和陕西飞播造林设计大队共同完成。所有工作已万事俱备只待飞播时,延安地区确突发多年未遇的洪水。当时我和林草生态研究室领导陈访同志负责在延安机场的飞播工作,临时住在延安延河大桥边的旅店。早晨天快亮时听到洪水声,急起床隔窗观看,延河河水中漂浮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死牲畜、家具、车辆等等。水已漫过大桥。这时旅店负责人为了大家安全,招呼所有住宿人员立即向附近山上转移。上午10点左右洪水稍落,我和陈访同志不顾道路泥泞,徒步到延安机场询问飞机的情况,在得到飞机已安全撤离到西安机场后才安下心来。后来才知道这次洪水最大时超过二层楼,给延安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有人员死亡和失踪。这次洪水也影响了飞播实施的如期进行,给我们后来的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还有一次在宁夏同心县,我和课题组的董鸿运同志乘坐同心县科委的汽车从试验基点赶回县城驻地。半路忽遇沙尘暴,风沙遮天蔽日,能见度几乎为零。司机是当地人,有些经验,当即将车开到路边的一个围墙下。他告诫我们肯定要呆在车里,贸然下车会迷失方向,如果跌倒会被沙土慢慢覆盖,甚至会致人窒息死亡。这是他在同心县的亲身经历。经过车里难熬的7个多小时,沙尘暴终于过去了。我们每个人浑身都是沙土,又累又饿。在庆幸躲过天灾的同时,又担心沙尘暴对刚刚布设的飞播试验的影响。事后确认由于沙尘暴,我们的试验又得重新布设实施。1984年宁夏同心县飞播试验基点正式开展飞播造林种草试验,银川机场的协调工作一直由课题组李立同志负责,她在乘车前往银川的途中发生车祸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所领导彭祥林同志在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医院看望,并与我商量替换课题组其他同志来承担协调机场的工作,让李立同志安心治疗。但由于飞播试验马上要开始,课题组人手紧张,而且其他同志也不熟悉机场协调方面的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飞播工作的如期顺顺利利地进行,李立同志坚决要求带伤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和她的爱人,我深知李立同志的性格和对工作的负责态度,只得同意她的工作要求。飞播试验结束后她才回到医院做治疗。这次住院治疗也检查出她的其他疾病,这与多年艰苦的野外工作条件有很大关系。这些病包括车祸受伤带来的后遗症,也影响了她晚年的身体健康。她去年不幸因病去世。这篇文章也是我对她的追忆和怀念。
在课题组十年飞播造林研究工作中,得到我所原党委书记余峥同志、工程院士山仑同志、科研处处长曹振东同志的关怀支持,原林草生态研究室主任及党支部书记陈访同志的大力帮助及全体课题组同志们的共同支持,在此我也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